top of page
AdobeStock_272314124.jpeg

媒體報導

達運光電綜合新聞

【撰文:陳昱勳 ‧ 自由時報】

NSO啟動「青年音樂家茁壯計畫」,進行偏鄉演出與交流。左起NSO首席吳庭毓、贊助單位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執行長陳致遠、小提琴家陳銳。(NSO提供)


「陳銳 x NSO 青年音樂家茁壯計畫」闢建臺灣音樂藝術教育新徑

小提琴家陳銳與NSO音樂家群,以及十位青年音樂學子共組絃樂室內樂團,將於5月10日前往臺東縣臺東市南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5月11日前往花蓮縣富里鄉永豐國小進行演出與交流活動,期盼以此為臺灣的音樂藝術教育闢建新徑。

大師班、室內樂集訓與偏鄉演出暨交流課程 ‧ 多角灌注與蘊養

「陳銳 X NSO青年音樂家茁壯計畫」由大師班、室內樂集訓與偏鄉演出暨交流課程等多角灌注,為青年音樂家提供珍貴的學習機會,亦擇具潛能的高中與大專院校青年音樂家,與小提琴家陳銳,以及NSO音樂家群:首席吳庭毓、李家豪、吳彥廷、黃日昇、連珮致等團員共同組成絃樂室內樂團,由專業音樂家引領年輕學子,創建更具深度的演奏交流平臺,並以此走入臺灣各地鄉鎮,進行實戰演出及文化交流。

專業音樂家引領、投身臺灣藝術教育

此次參與的十位青年音樂家,分別來自台北美國學校、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附屬中學、國立臺北藝術大學、國立臺灣藝術大學、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以及國立臺北教育大學等六所學校的高中、大學與碩士班音樂科系學生,與陳銳及NSO音樂家群共組室內樂團,經多場室內樂集訓與排練課程後,於5月10日前往臺東縣臺東市南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5月11日前往花蓮縣富里鄉永豐國小進行演出與交流活動。期盼除了能為青年音樂家提供具效益的演奏訓練,亦以此起拋磚引玉之效,為臺灣藝術教育播下有機且永續的種籽。


古典音樂與臺灣原住民文化 ‧ 雙藝交織、綻現火花

兩所參與交流之學校,皆為臺灣花東地區原住民族實驗學校。南王Puyuma花環實驗小學為臺灣第一所卑南族實驗小學,為臺東市區原住民學生比例最高的學校,學校課程及校園環境皆以卑南族傳統文化為主題進行規劃與設計;而全校僅有不到30位學生的花蓮縣永豐國小,八成學生為阿美族,2019年師生因共同投入傳統阿美族家屋重建,獲教育部第2屆「原住民重點學校新校園運動」績優獎。此次偏鄉演出暨交流活動,盼建立雙向的文化藝術交流平臺,讓綻現的火花埋下長遠的希望。

藝企齊心 ‧ 注入臺灣藝術教育長期耕耘之動能

此計劃自2020年底啟動後,除了獲得財團法人勇源教育發展基金會的大力挹注,亦得到財團法人中華開發文教基金會、達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的熱烈響應與大力支持。藝企同心,共同為臺灣音樂藝術教育提供長期耕耘之動能,盼為此計畫奠基更為永續的能量。

【撰文:劉韋廷 ‧ 鉅亨台北資料中心】


達運光電IoT事業中心副總經理戴家維。(鉅亨網記者劉韋廷攝)


達運光電 (8045-TE) 近年瞄準智慧城市商機,將擴大布局緬甸、柬埔寨等東南亞市場,達運光電 IoT 事業中心副總經理戴家維表示,將透過與當地電信業者合作模式,打入當地政府智慧安防市場,明年整體東南亞市場營收可望年增 1 成以上。


戴家維表示,達運光電在越南、菲律賓、泰國、印尼等地皆有設立子公司,將擴大布局緬甸、柬埔寨市場,與當地電信業者合作,提供光纖設備、智慧安防解決方案,雖然今年受客戶專案遞延影響,估東南亞市場僅成長 3-5%,但仍樂觀看待明年智慧城市、智慧安防需求,估營收將年增 10% 以上。


戴家維進一步指出,達運從 2007 年開始進入東南亞市場,但由於當地環境、文化、語言不同,經過 4-5 年耕耘後,2012 年才開始有所成果,目前東南亞市場占整體營收約 3-5 成,其次則為美國電信光纖市場。


電視光纖設備方面,戴家維指出,主要以美國市場為主,目前在美國市占排名第 3,但由於前兩大 HFC 網路傳輸設備商,近期皆傳出欲出售相關事業單位,因此預期明年也有機會進一步擴大在美市占。


展望未來,戴家維指出,達運光電將著重發展智慧城市,看好物聯網將帶動影像辨識、智慧監控需求提升,未來將擴大既有客戶、也會朝多元客戶發展,降低單一客戶訂單變動的影響。達運光電 10 月合併營收達 9975 萬元,月增 23.04%、年減 9.32%,累計前 10 月合併營收為 9.63 億元,年減 8.25%。

撰文:簡立宗 ‧ 工商時報



達運光電將在今年的台北國際安全博覽會 (Secutech 2019) 展示「智慧健康照護」與「森林安防」先進智慧安防技術。達運光電副總戴家維表示,達運光電將透過此次展會,讓全世界看到達運光電在IoT與安防的技術能量,擴散應用在智慧城市的解決方案,並為社會帶來更完善完整的照護服務。


在「智慧健康照護的IoT設備與平台整合」之主題中,達運光電與佳世達及台灣受恩組成智慧健康照護聯盟,將安防的臉部辨識導入在健康照護的領域,並應用於與高雄及嘉義市的日間照護中心示範場域,掌控失智老人的定位問題,也導入與中科院合作的開發出的LORA空氣品質監測系統,方便家屬掌握日照中心的居住環境。戴家維說,達運光電身為智慧健康照護聯盟的領頭羊,整合了台灣資通科技(ICT)業者、新創業者、學界資源,共同投入照護相關產業之創新應用,打造一創新完善的智慧健康照護環境。


達運光電秉持以往的智慧城市解決方案的技術水準,展示了「森林安防」的先進技術,戴家維說,藉由與群聚廠商之協力及中科院之技術交流,已將IoT安防技術擴散至森林安防的領域,即使在網路訊號極差的山區森林中,IoT設備也能夠發揮功用。達運光電利用邊緣運算的人型辨識代替以往以影像傳輸至主機為主的IoT設備,不但能大幅減少訊號的傳輸量,同時也能減少電池耗電量的效果。

bottom of page